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五常:稻米产业实行“水稻原料身份证”制度

当地时间26日,他将与拜登在白宫会晤。

从出圈的淄博烧烤专列、满员的陕西油菜花专列,到西南各地的熊猫专列,亿万消费者蓄势待发,瞄准全国各地热门景点。有数为证:2022年至今,我国的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4.8%、0.4%、3.9%、2.9%和4.5%,一季度GDP增速达到了2022年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五常:稻米产业实行“水稻原料身份证”制度

从1月同比下降7%、2月同比增长8%,再到3月同比增长15.5%,实现由负转正、逐月向好。这充分表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正在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迈进。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金融数据,一季度信贷、社融超预期增长,居民储蓄与企业存款增长较快,为二三季度消费增长与企业投资扩张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准备。最近,多家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中国全年GDP增速预测:花旗集团从5.7%上调至6.1%,摩根大通公司从6%上调至6.4%,高盛公司从5.5%上调至6%,瑞银集团则从5.4%上调至5.7%。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绿色低碳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2.5%、53.2%。

中国人民银行问卷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3.8%,比上季上升10.3个百分点。热门餐厅等位超千桌、各大景区人从众、各地夜经济火爆……复苏背后,消费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动力,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66.6%。完成货物吞吐量12.8亿吨,居全国沿海省份第四位。

这是河北港口集团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向海图强、向海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探索跨境多式联运新路径,提升物流效能的新成果2022年,河北港口集团实现货物吞吐量7.33亿吨,位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三位。一组组数据背后,彰显河北省大港建设释放出的新动能:2022年,秦皇岛、唐山、沧州三个沿海城市地区生产总值15198.4亿元,比2021年增加870多亿元。4月7日,HS HONG KONG轮从唐山港京唐港区始发,经广州南沙港前往越南胡志明港和泰国林查班港,标志着河北港口集团首条东南亚集装箱国际航线正式投入运营。

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国际滨海旅游休闲康养胜地。着眼破除多年来制约渤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沧州市着力打好改革牌,历史性地完成了渤海新区黄骅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实现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管理、资源配置和干部人才队伍统一管理,推动区域资源高效统筹、融合共通,为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激活了内生动力。

五常:稻米产业实行“水稻原料身份证”制度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8万标箱,创历史新高。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记者在黄骅港走访了解到,去年10月30日开通的黄骅港—上海港—泰国林查班港集装箱外贸航线,提升了黄骅港作为雄安新区、冀中南及纵深腹地便捷出海口的服务能力。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沧州市以深入分析目前有什么、到底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办破题引路,突出以港带产、以产兴城、港产城融合,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全力打造河北省沿海经济重要增长极。工人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车轮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作(2023年2月12日摄)。

打造全国先进绿色石化基地,到2027年沿海地区石化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形成一批全国一流企业及产业集群。到2027年基本建成陆海联动、产城融合的临港产业强省。置身河北沿海经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最前沿,河北港口集团加大内陆港建设,推进西部腹地战略,拓展晋西、蒙东腹地,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东北亚地区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邯郸国际陆港中欧、中亚班列线路达到4条,业务覆盖俄罗斯、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通过唐山港至上海港内外贸同船航线,可中转通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其他港口,进一步拓展了河北港口集团外贸航线服务网络,提升了港口对外开放服务功能。

2022年,黄骅港吞吐量超3亿吨、集装箱突破百万标箱,跻身全国沿海港口十强。打造全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到2027年沿海地区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5100亿元。

五常:稻米产业实行“水稻原料身份证”制度

海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世友说,目前园区已形成粮油食品加工、玻璃深加工、光伏装备制造、物流等产业集群。今年一季度,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94亿吨,同比增长14.1%。

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曹妃甸片区)党工委委员、自贸办副主任徐建强说,作为河北自贸试验区中唯一的沿海片区,曹妃甸片区自2019年8月31日成立以来,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积极承接省、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推动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政务服务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主体迸发新活力。为探索向海图强、向海发展新路径,去年10月3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省内港口资源整合,重组成立了河北港口集团,承担全省港口投资运营主体职能,港口主营业务主要布局在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综合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12.8亿吨,居全国沿海省份第四位。1800多年前,曹操东临碣石观沧海时,恐怕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今日景象:一艘艘巨轮穿梭往来,煤炭、矿石、散杂货等货物装卸有序运转……在距离秦皇岛港2公里的秦皇岛海港经济开发区,中储粮海港粮食储备基地、中港国际冷链物流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在有条不紊地施工。近期发布的《河北省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未来五年,河北将着力打造两群、五地、一融合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河北港口集团揭牌成立以来,统筹推进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地港口资源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在海关、海事、口岸管理等部门大力支持下,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2023年新年伊始,唐山港京唐港区就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的奋进姿态,抢抓发展机遇、提振市场信心,一季度完成货物吞吐量7463.1万吨,同比增长15.7%。至此,河北港口集团已开通外贸近洋航线7条,覆盖日本、韩国、越南、泰国12个基本港。

目前,河北省已累计开辟内外贸航线70条,内陆无水港71个,进一步扩大了港口的辐射范围。这是河北港口集团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向海图强、向海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通关一体化,探索跨境多式联运新路径,提升物流效能的新成果。

统筹资源建设大港 释放向海发展新动能4月中旬,秦皇岛港天蓝海阔,汽笛鸣响。工人在中央储备粮秦皇岛直属库有限公司海港粮食储备基地项目建设工地施工(2023年4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唐山市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化港口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建设,集聚发展现代临港产业,把沿海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把沿海优势变成发展优势,河北省沿海地市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入手,构建向海图强新格局,为沿海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腹地港口陆海联动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京唐港区是京津冀和三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一融合: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推动钢铁、石化、木材、重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沿海临港布局。

五地:打造世界一流精品钢铁基地,到2027年基本建成世界领先的精品钢铁基地和具有全球话语权的万亿级钢铁产业集群。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记者走访发现,秦皇岛市正加快沿海经济崛起带建设,坚持以城定港、港产城融合,优化港口功能和结构,创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推动港口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同时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打造世界级文化古城、世界级度假海岸。

深化改革产城融合 构建向海图强新格局河北拥有487公里海岸线,环渤海港口群发展前景广阔。记者近日沿着河北省秦皇岛、唐山、沧州三个沿海城市走访发现,去年以来,河北省主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近期又发布了加快建设临港产业强省五年行动方案,打造向海发展蓝色新引擎。

两群:打造世界一流港口群和现代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到2027年港口集装箱内外贸航线达到80条以上,内陆港达到80家以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河北省沿海港口泊位通过能力达到11.6亿吨,居全国沿海省份第三位。秦皇岛海港经济开发区一家玻璃企业的机器手在工作中(2023年2月17日摄)。4月9日,保定京雄保国际智慧港发出的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整列直达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港集装箱码头,随即直装新郁金香轮,经秦皇岛至仁川航线运往韩国。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我们依托港口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吸引了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项目落户。

沧州港务集团(沧州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宝辉说,2023年黄骅港将坚持以提升港口辐射力增强开放竞争力,聚焦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加快推进集装箱、液化天然气等总投资260亿元的12个码头开工建设,全年港口完成吞吐量3.25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以上。3年多来,该片区新增市场主体8271家。

船舶停靠在国能黄骅港四期码头进行装船作业(2023年3月9日摄)。一艘轮船在拖轮的协助下向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靠泊(2022年9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我们将增强数字技术供给,激活发展动力。产业技术应用深度持续拓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2022年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2%,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